【分享】常見保濕產品成分解析,選對適合的保濕產品擁有水嫩肌膚吧!<2021>

常常聽到皮膚科醫師強調肌膚保濕的重要性,也常常看到各式各樣的產品主打添加保濕成分,但市面上五花八門的保濕產品,你真的了解應該怎麼選才適合自己嗎?

ibeautytw幫你整理保濕小知識,一起了解保濕產品的秘密,保濕工作做的好讓你素顏皮膚也能光滑透亮唷!


文章目錄


保濕的重要性

由於表皮是皮膚最外層的組織,平均厚度只有0.2mm,肌膚保濕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表皮角質層內正常的含水量。當保濕度充足,肌膚才會呈現健康水潤的狀態,讓肌膚可以進行正常的代謝更新。

一般來說,角質層正常的含水量應該在20~35%之間,若低於10%以下,當保濕不足,肌膚外觀會變得粗糙,容易感到乾燥緊繃,明亮度下降導致暗沉無光澤。

保濕是肌膚基礎保養中最重要的一環,讓角質層維持正常代謝是最基本的要求。保濕工作如果做得好就不容易產生細紋、粉刺甚至乾裂、發癢。

保濕做好對皮膚有幾個幫助:保護皮膚的角質層、防止肌膚乾燥和延緩老化、維持油水平衡,更能讓後續的保養能更加吸收、美妝能夠完美的呈現。


常見保濕產品成分介紹

市面上有琳琅滿目的保濕產品,但成分名稱總是令人霧煞煞,接下來介紹常見的保濕產品成分,作為選購保濕產品的初步參考!

保濕產品成份主要可以分為兩類:封閉性保濕及潤濕性保濕。白話一點來說,封閉型保濕就是所謂的「鎖水」成分,而潤濕性保濕就是「補水」成分。接下來分別介紹這兩種成分的作用:

鎖水保濕成分

鎖水保濕成分大多數是油性質地,像是凡士林、羊毛脂、角鯊烯等等。

主要功用是幫助肌膚鎖水,兼具修護皮脂膜功能,形成的油膜能减少或防止角質層水分的流失,保證角質層從下層組織得到擴散的水分。

這類成分時常添加在乳霜中來提升產品的保濕性,另外在一些防曬及隔離霜產品裡頭也會添加,利用薄膜的形成來阻絕隔離異物侵入。

補水保濕成分

補水保濕成分大多數是水性質地,像是玻尿酸、甘油、尿素、PCA-NA等等。

主要功用是提高角質層的含水量,它們可以從肌膚真皮層中將水分吸引到表皮層,可以讓肌膚感覺更加潤澤。

補水保濕成分的保濕效果極佳,能夠立即見效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表皮層中的水分很容易因為蒸發效應而流失掉,所以在使用這類補水保濕成分的同時,也必須配合前面提及的鎖水保濕成分來有效將水分鎖住在表皮層。


保濕產品使用順序

鎖水保濕成分及補水保濕成分的合併使用,可以幫助表皮層的潤澤並且提供肌膚一層屏障,達到最佳的肌膚保濕。

了解保濕產品成分之後,依照正確的使用順序,可以將保濕產品的功效發揮到最大,讓肌膚更加穩定,遵循「先水後油」的大原則,整理出不同類型的保濕產品使用順序:

1.化妝水

在洗完臉之後如何讓角質層繼續保持濕潤是最大關鍵,因此首先使用化妝水,提供肌膚大量水分,並在肌膚表面形成一道基礎的保水膜,達到最基礎的保濕效果。

2.精華液

精華液比起化妝水擁有較高濃度的有效保養成分,但仍具有水潤的質地,因此快速滲透吸收的特性,可幫助補充肌膚所需要的養份。於化妝水後使用,有助快速填補角質層的水分,精華液還可提高後續乳液、乳霜的吸收力。

3.乳液

乳液含水量較大,能為皮膚補充水分,又含有少量油質,可以滋潤肌膚。具有適當油水比例的乳液類似我們角質層組成狀態,能幫助鎖住精華液,像是增添了一層保護膜,讓肌膚中的水分不易消失。

4.乳霜

乳霜裡含的油脂比乳液更多,這些油脂更能包覆肌膚,使前面保養步驟的養分不流失,能長時間發揮效用,是保濕產品使用順序裡的最後步驟。

需注意的是因為乳霜的性質相對較油膩,因此是否每次皆需要在保養步驟中加入此程序,建議是參考目前自身的膚質狀況。若在秋冬濕度較低或是肌膚容易乾燥的人來說,就可以在乳液之後加入乳霜的步驟,加強鎖水之外,還能滋潤特別乾燥粗糙的部位,舒緩肌膚的緊繃狀態。


ibeautytw小提示

藉由保濕產品成分的介紹,增加對各種保濕產品類型的了解。不過因為每個人的膚質狀況不同,以及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之下,有時候不同季節使用的產品也會不盡相同。

建議依據自己當下的膚質狀況進行保濕產品的選擇及使用上的強弱,另外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保養,才能讓肌膚長期維持水潤光滑,一起養出Q彈的水嫩肌吧!


延伸閱讀:

【推薦】臉部乾燥對策就靠他,開架保濕精華液推薦,滋潤有感看得見! – ibeautytw

【推薦】天天都要用,開架化妝水推薦,平價保濕怎麼用都不心疼! – ibeautytw

【推薦】冬季皮膚乾癢怎麼辦?開架保濕身體乳液推薦,小資女換季必備! – ibeautytw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