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膚保養品會因應不同肌膚分類有不同的成分,選購之前如果不了解很容易買錯保養品,不但浪費荷包更可能造成肌膚不適的問題。
各類型肌膚保養方式也大不相同,ibeautytw提供跟肌膚有關的小知識,看完這篇就學會常見的肌膚分類及肌膚檢測方法,讓每個人更了解自己的肌膚保養方式。
文章目錄
常見肌膚分類
肌膚分類大致可以分為5種,分別是中性肌膚、乾性肌膚、油性肌膚、混合性肌膚以及敏感性肌膚,以下介紹各類型肌膚的特性。
中性肌膚
中性肌膚是令人稱羨的完美肌膚,毛細孔較小,油脂分泌量及皮膚含水量呈現理想的平衡狀態,皮膚紋路細緻、肌膚有彈性也有光澤。
乾性肌膚
乾性肌膚因臉部缺乏水分及油脂,毛細孔較小,在T字部位及臉頰不太會出油。因為膚質較乾燥,也較不易有粉刺產生,但容易出現脫屑、脫皮及皺紋的狀況。
油性肌膚
油性肌膚因為皮膚的油脂量分泌較旺盛,常見全臉出油,甚至因為毛孔粗大容易出現痘痘、粉刺等狀況。但因為膚質油脂含量較多,因此較不容易產生脫皮及皺紋等現象。
混合性肌膚
混合性肌膚綜合了乾性肌膚和油性肌膚的特質,主要是出油狀況不均勻,一般來說通常是T字部位會出油,臉頰兩側偏乾燥。有約八成以上的人是屬於混合性肌膚。
敏感性肌膚
敏感性肌膚通常表皮較薄,缺乏保護力,因此容易受外界環境刺激,造成紅腫或泛紅的狀況,皮下微血管也較為明顯。
肌膚檢測方法
彙整常看到的三種自我檢測方式,簡單依據不同情境進行測試。
吸油面紙檢測法
這個方法是利用吸油面紙按壓臉部T字、下巴及臉頰位置,觀察出油狀況來初步判斷肌膚分類。
- 中性肌膚或混合性肌膚:主要只有T字部位出油
- 乾性肌膚:只有一點點油脂或是完全沒有油脂
- 油性肌膚:吸油面紙上的油脂很多
洗臉檢測法
在清潔完臉部擦乾之後,不要擦任何的保養品,經過半小時後觀察肌膚狀況。
- 中性肌膚:全臉不油不乾維持剛洗完臉的感覺
- 乾性肌膚:皮膚感覺乾燥緊繃
- 油性肌膚:感覺全臉明顯有油膩感
- 混合性肌膚:臉頰乾燥但T字部位輕微出油
觀察檢測法
早上起床後洗完臉,不要擦任何保養品,直到中午再觀察肌膚狀況。
- 中性肌膚:T字部位不油也不乾,維持保水、清爽的感覺
- 乾性肌膚:皮膚整體乾燥緊繃
- 油性肌膚:T字部位和臉頰大量出油
- 混合性肌膚:T字部位出油但臉頰乾燥
肌膚保養方式
了解完肌膚分類之後,更需要知道各類型肌膚對應的保養方式,針對自己的肌膚分類進行保養。
中性肌膚保養
中性肌膚表現柔潤、毛孔細緻,並沒有太多的肌膚困擾,只要做好基本清潔和保濕就能維持好膚質,讓肌膚維持穩定性。
乾性肌膚保養
乾性肌膚因為缺水,可以從每天補充喝水量,由內而外改善膚質。另外也需要注意使用補水的保養品後要用油性的乳液或乳霜鎖水,修復肌膚的保濕狀態,加強肌膚屏障。適度的按摩或敷臉,也能增加肌膚的活力彈性。
油性肌膚保養
油性肌膚平常應該注重清潔和補水,一天可以洗臉2至3次,維持臉部乾爽,可選用清爽的保養產品來加強水份的補充。平時也需注意防曬,最好能定期做去角質及敷面膜,收縮毛孔抑制油脂產生。
混合性肌膚保養
混合性肌膚因為臉部部位的屬性不同,需特別注意採用分區保養方式,T字部位選擇清爽的補水控油產品、兩頰位置則加強保濕維持滋潤的狀態,調理油脂及水份的平衡。
敏感性肌膚保養
敏感性肌膚因肌膚較薄,容易受環境影響刺激更脆弱,應避免接觸添加化學成分、香料、酒精等有刺激性的保養品。挑選保養品時也可以先用手臂內側做肌膚測試,了解是否會產生肌膚不適的狀況。日常維持基礎的保濕、防曬,讓皮膚恢復健康。
ibeautytw小提示
透過肌膚檢測步驟了解自己的肌膚分類後,是不是更了解自己的肌膚特性了,記得依據肌膚分類選擇適合的保養品,來進行日常的肌膚保養。
另外除了選定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品之外,也別忘了需要由內而外的體質維持,透過規律的日常作息及搭配飲食均衡,更能穩定肌膚狀態,散發出讓人羨慕的自然美肌。